“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在海里游泳的人,看似悠闲却心累,好想上岸。”2016年的大学毕业生徐子玉这样看待自己的“慢就业”,她正在家里准备考研,感觉是“压力好大,因为今年报名的人很多。”
在接受调查的17名“慢就业”大学毕业生里,有10人认为“慢就业”是个好现象,而剩下的7位则认为这“反映了就业困难”和“有些老员工就业的迷茫”。
新方向:一些人选择网络就业
何为“慢就业”?即为毕业后不急于就业。徐子玉的同学有38名,其中已经考上研和已工作的有20人,剩下的18名或考研或尚未就业。
“网络时代机会多,为啥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工作才算就业?”23岁的王萱2016年毕业,已经是从业3年的微商,她的网店以自己设计的装饰品为主,并做东南亚的代购。“其实我毕业时也投了些简历,但是收入都没有这个好。”
“慢就业”的老员工成长于网络时代,网络就业,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算就业,但对他们来说并不奇怪,王倩是一个网拍模特,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单为网店的服装拍照,还做着美妆博主,平均每周做两次网络化妆的直播,视频的收入可观,她说:“有时候我也觉得这样的工作能算是正经工作吗?但是我的人气却越来越好,做视频前也要做很多功课,自己又爱时尚,蛮好的。”
在接受采访的27人中,有两人的收入来源是网络,除了王倩,另外一位是热爱旅游的黄翔,由于文字详实有趣,很会拍照片,目前给一家旅游网站供稿,还在旅游地打工。
“考研考公”是主流
“毕业三个月赋闲在家找不到好工作都要抑郁了,能清楚地意识到状态一天比一天差,也不敢多跟朋友联系,跟家人相处也艰难。”被迫“慢就业”的林圆圆显得有些焦虑,虽然家长并没有催促,还鼓励她多放松,但她说:“我不敢出门怕花钱,有时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想见人,害怕和别人聚餐。”毕业生王柏则由于投简历未找到好工作转而考研,他说:“我要换专业了,之前的专业不大赚钱,而我还有买房的压力,父母又帮不上忙,所以正在日夜读书,希望能考上吧,虽然准备的时间很短促。”
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,“考研”“考公”的毕业生人数很多,家在渭南的张环陆表示,第一次考公务员失败的打击太大了,但还是打算继续考,因为毕竟“竞争太激烈了”。他说自己做好了“三站”的准备。
关键是做好就业规划
“我认为这也算是多元就业吧。”大学辅导员吴思雨这样看待“慢就业”,她说:“现在的毕业生都是90后由于成长在网络时代,他们的家境总体比较好,所以就显得有个性,体现在就业上就会有人不走寻常路,做个直播啊什么的,蛮好的。就怕有些员工自我定位不清晰,荒废了时间。”
林圆圆就觉得自己是“啃老族”,她说:“在我看来,如果不能自己养活自己,“慢就业”就是啃老。”采访中,不少“慢就业”一族认为自己相当于国外的间隔年,即大学毕业先做一段时间义工或者旅行再继续择业或深造。对此,吴思雨表示,有些单位招聘严格要求要应届毕业生,所以不管是“慢就业”还是间隔年,一定要做好就业规划。
摘自英才网联